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引言
社会组织主要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公民自发成立的,或者由政府支持成立的,不属于政府,也非企业,同时是具有一定公益性或者互异性的多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的总和。清华大学王名教授认为社会组织应该是在政府与企业之外,是向社会某个领域提供社会服务,并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点的组织机构。王名:《社会组织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第8页。
党的十九大多次提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个阶段。地方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转型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现代化压力。从治理主体的维度看,国家治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更应该包括社会组织和企业,甚至公民个体。社会组织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治理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治理活力,发挥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稳步发展,遍布全省城乡各地,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以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合理、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格局。社会组织在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供给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黑龙江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振兴发展关键时期,新的形势为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地方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创造了新的条件。社会组织在黑龙江省的稳步发展,扩大了黑龙江省地方治理主体范围,提供了治理资源,发挥了重要的治理作用。截至2016年12月,全省社会组织数量达16073家,涵盖商业、文化、环境、科技、教育、慈善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