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汇川区的前身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立之初就将科学技术放在突出位置,提出“科教兴区”的战略,在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上在全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全区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军转民(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建成了遵义市第一家高新技术园区,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科技正在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一节 科技事业的发展
科研机构
汇川区的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央和省属大中型企业、驻区高校、民营科技企业。由于建区时间短,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科研机构。全区的科研机构以工业科技为主,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而农业科技以实用技术推广普及为主,在推动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工业科研机构
工业科研机构以中央企业中国江南航天集团最为集中,技术力量最雄厚,共有35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2个部级专业技术革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8个专业技术研究所和5个专业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江南航天集团由于是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迁入遵义的国防企业,长期以来强调保密需要,采取的是封闭式的研究,其科研机构不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江南航天集团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走向市场,从高度的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江南航天集团作为贵州省第一家省级军转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下属的研究机构也开始面向市场,开展对外技术协作。
遵义长征电器集团也是20世纪60年代迁入遵义的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主要开发高低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