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梳理了2017~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大事记,主要包括乡村振兴相关的会议报告、政策文件等内容。
<<
孙若风:孙若风 高级记者、教授,现任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担任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挂职担任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原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文化产业司巡视员、文化科技司司长,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网信办主任。主要著作:《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和旅游政策、乡村文旅与乡村振兴、中华美学传承与当代文旅发展。
宋晓龙:中国建筑首席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遗产保护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房与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全国村镇建设智库美丽宜居县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规划评审专家。主持编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北京近期建设规划、北京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等重要规划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
王冰:教授,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总编辑,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网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3~2024)》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1)》主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价标准》评审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住建部全国村镇建设智库美丽宜居县城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县域经济规划与乡村振兴产业运营。
李勇坚: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与新消费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平台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兼任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智库支撑单位联络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理事、IMT-2030(6G)推进组智库支撑单位联络人。主要从事产业研究、互联网经济研究。主要著作有《元宇宙:经济学的解释及真相》(合著)、《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的新考察》、《人工智能:技术与伦理的冲突与融合》(合著)等。参与多项与服务业、数字经济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起草或研讨工作。承担中央多项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交办课题。
郭万超:郭万超 经济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市“高创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学、创意产业等。
王弢:管理学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农业社会学等。主持省部级以上重点课题近20项,主编历年《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得农业部和北京市级领导批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