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艺术批评家常把现代主义仅仅视为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将国内各种现代主义思潮的追随者仅仅视为西方艺术形式的模仿者。而现在宋庄诞生的许多画作就是从本土的生活出发的,他们绘画形象的创新不再是对西方某种艺术派别及绘画技巧的简单模仿,而是从自己的生命中感受、体味出来的。那么宋庄的艺术不正是纯粹中国的吗,尽管它们还可能漂泊海外,面临“再区域化”的命运?
比如我们考虑到宋庄有激烈的生存竞争,有与学院的悠闲所不同的环境,而中国的现代艺术就从这里开始,充满艰辛地向世俗的生活中生根,那么我们就不能容忍他们在这种很极端、很刺激的生存状态有几分醉生梦死,不时来点“高峰体验”吗?不然人人都很小资,都很中产阶级,都很平庸,如何会有艺术产生呢?
<<
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中国政府首席专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公约》事务部际协调机制专家,并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近年来,积极开展各项文化研究,著有《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文化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 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发改 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