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这里的问题还是很复杂的,比如公共产品不能由任意某个或某些私人来做决定, 政府花钱必须考虑纳税人的意见。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程序,集合社会的共同意愿。同时,人的基本文化需求很多, 公共文化服务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只能针对公共需求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公民的很大一部分基本文化需求其实是通过市场得到满足的; 社会发展得越好, 居民收入越高, 基本文化需求就会更多地通过市场得到满足。 这样一来政府怎样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就变得不容易决策了, 也就需要从理论上弄清究竟什么是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 哪些产品需要以公共的方式来提供; 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更好地提供全社会满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 对这几个问题我们要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
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中国政府首席专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公约》事务部际协调机制专家,并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近年来,积极开展各项文化研究,著有《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文化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 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发改 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