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方法讨论:惠民互助社区构建中的“讲故事”

文章摘要

从惠民刚成立到现在,王发明与他的社工团队一直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建立返乡工伤者的互助自助社区网络。这个互助社区网络有两个内涵:第一,惠民与返乡工伤者的信任关系;第二,返乡工伤者与工伤者之间的伙伴关系。只有建立起这两种类型的关系,才能保证互助社区的有效运行。因此,不管是他们的工伤探访工作、小组座谈活动还是生计支持项目,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惠民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讲述工伤疾痛叙事,也就是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返乡工伤者关于工伤的经历,包括工伤前、工伤中以及工伤后的全部生活。工伤疾痛叙事的社会工作方法在返乡工伤者互助网络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家庭探访、个案扶持、家庭干预、社会宣讲与倡导等都可以见到工伤疾痛叙事的影子。它之所以能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在于通过它惠民建立起了返乡工伤者在生活、文化、心理上的相互关联和共同认识,通过共性的寻求与分享将他们从互不相识的分散个体连接成为具有共同情感和共同利益的健康社区网络。

作者简介

张灵敏:女,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工健康、传播人类学、社会发展、健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