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河南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效,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成为全国第五大经济省份。但从“三化”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考量,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河南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富民强省为目标,以发展促协调、以协...
“十二五”是河南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河南的基本省情、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对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的基本省情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偏前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发达的矛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不够协调仍然是河南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的新论断将发展的内容具体化: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何处理“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关系,本章对以下几点进行了思考: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河南要不要“改口”,将原来的“三化协调”改为“四化协调”,与中央的表述保持一致;能不能提出“两不四新”;能不能提出“四化协调”;“协调”与“同步”的不同内涵;能不能提“以新型信息化为支撑”;怎样把“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有机衔接起来;不提“四化协调同步”的其他考虑。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实行统筹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唯此才能推动区域生产力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区域运行调控、采取多种形式和向科技型方向发展等资源整合对策。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河南以“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先行先试。推进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必须要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实现。经过连续多年的探索,河南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只有通过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稳固发展,促...
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主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济源市坚持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第一要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是我国内陆省份第一个区域规划,于1997年开始实施,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长株潭各市经济社会政策目前表现出相对割裂的特点,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了一体化进程。本文就此问题对三市经济社会政策进行了全面比较,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统一的政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