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展援助政策可以分为起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期)、联邦经济合作部初期建设阶段(1961~1974年)以及联邦经济合作部巩固与实用主义阶段(1974~1989年)。这一时期联邦德国启动了发展援助政策并逐步形成政策体系和独特的发展援助机制。
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展援助政策的运行,受到冷战大格局、东西德分裂、国际发展援助大格局等因素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的政策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冷战结束对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影响,然后介绍了马尔罗尼-坎贝尔政府对官方发展援助的改革,最后介绍了后马尔罗尼-坎贝尔时代的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初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挑战,然后介绍了冷战结束前马尔罗尼政府对特鲁多主义的继承,最后介绍了冷战结束前加拿大对华官方发展援助。
本文主要研究从“科伦坡计划”开始到冷战结束之初(1950~1993年)的这一时期,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与模式、促因与目标及其影响与本质等,旨在以之为例揭示西方中等强国在冷战的背景下参与南北经济关系建构的独特地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去冷战化”,然后介绍了“基本需求”理论下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转向,最后介绍了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三重目标。
冷战结束后,美国强化了其在欧洲事务中的地位。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欧盟积极加强自身在湄公河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存在,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加强了合作,而欧盟对于湄公河地区的政策也对欧盟本身、湄公河流域五国、中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加拿大是西方中等强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典型。本书主要研究从“科伦坡计划”开始到冷战结束之初(1950~1993年)的这一时期,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与模式、促因与目标及其影响与本质等,旨在以之为例揭示西方中等强国在冷战的背景下参与南北经济关系建构的独特地位。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既包含着对削减贫困、维护和平、调和南北关系的诉求,也寄寓着对维护本国安全、提升本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