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近代以来,中国家庭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蚀下,中国从一个封建农业社会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很多的有识之士指出,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制度或者家族主义(陈蕴茜,1997),而几千年中国社会慢慢形成的家本位思想是导致偌大一个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弊端。所谓的家本位就是把家庭或者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家庭利益高于个...
对于集体行动的解释,传统理论有奥尔森为代表的个人利益论,以及涂尔干为代表的集体观念论。本文指出,在解释集体行动时,“利益与观念关联”的理论路径更具有解释力,而这一理论路径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及道德博弈论中都具有相关的理论资源。
德国学者哈特穆特·毛雷尔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时相互一致,有时相互冲突。博登海默说,社会公共利益是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它并非所有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社会成员的利益有时与公共利益产生冲突,且不同成员间的利益也会产生冲突,甚至侵害和危及公共利益。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偏私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也可能会带来违背社会公德、贫富两极分化、破坏生态环境...
本文利用基层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用“自下而上”的社会史视角和区域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中基层党员干部、普通民众的心态与行为,从中透视民众心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揭示运动中隐含的国家“文化权力”的治理机制。学“毛著”运动的开展主要是靠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但是基层党员干部在运动中处处带头的表率要求与其现实生活处境的巨大反差,构成了个人利...
社会舆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各类矛盾问题集中凸显,舆情热点大多指向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敏感问题和关键环节,并呈现现实问题与网络舆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态势。调查结果显示,民生问题仍是甘肃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如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住房、养老、医疗等,关注度排前,相关问题社会影响大、与...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省积极尝试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活化利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不断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使得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呈现组织数量多、资产总量大、经济效益好、经营运行稳、服务能力强等突出特点。但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还存在着诸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缺乏法律支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
公共产品理论的思想起源可追溯到英国学者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论断,他认为国家的本质是“很多人之间形成契约,且个体对其行为赋予职权,促使其按照对广大居民的和平及共同安全有益的方式,运用整体共同的力量和方法的一个人格”。后来,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人性论》中讨论了如何处理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性的问题。他认...
村干部在中国农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他们首先是政府权力发挥作用的一个媒介,政府的农村政策也主要靠他们传达和执行,村民们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的参与才能解决。在很多地方,村干部要参与的事务几乎包罗万象,小到娶媳妇请客,大到村里集体搬迁,建立工厂,甚至一些刑事案件,比如两家斗殴致死,如果双方不愿意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也可以请村干部主导调节和处理。村干部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