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城乡倒置,是中国老龄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等因素影响,农村老龄化水平和速度明显高于城镇。并且,与城市相比,农村物质基础较为薄弱,老人社会福利和保障待遇较低。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以小助老”项目,开创了传统农村社区自助互助养老的新模式。本文梳理了“以小助老”项目的背景、设计、实施、管理的全过程,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对于做好农村...
2008年9月,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也称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新思路。2009年3月,北京市颁布《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将“枢纽型”社会组织定义为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
武汉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于2000年初,规范于2007年后。2007年12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予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全国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3月,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被中国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批准为该会常务委员单位。2008年12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授予武汉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荣...
加强和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对实现乡村振兴、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和梳理了河南省在推进农村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阵地建设、人才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扎实推进农村志愿服务的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福建三个类型的社区志愿组织研究发现,行政主导型社区志愿组织缺乏必要的制度、组织以及经费保障,志愿组织开展形式化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及居民缺乏有效参与,无法实现助人自助目标;社会主导型社区志愿组织能够招募到具有志愿精神的志愿者,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提高志愿服务技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但它无法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混合型志愿组织容易形成稳定的志愿...
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关注活跃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旨在呈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状况。连续七年调研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我国志愿者在官方平台上的注册率增长迅速,2020年初达到12%。志愿者数量及其服务时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志愿服务组织,2019年度共有7181.96万名活跃志愿者通过116.36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