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基于产业集聚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河南实践,遵循“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规律研究”路线,尝试性地对其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了中国化改造,聚焦于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和发展动力的相关命题,对产业集聚区内、外部动力机制及其关联影响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运用多样化的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综合性分析。既可作为了解产业集聚区发展理论和经验的工具书...
本文主要介绍了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理论。对产业间协同集聚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在其代表性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产业地方化”论题的讨论。其研究隐约地分出群居与杂居两种不同的产业集聚类型,前者是指同一产业间的地理集聚,而后者则涉及了不同产业由于相互关联而产生的协同集聚。
本文主要介绍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基于对全省18个地市180家产业集聚区2431家企业的大数据调研,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总体情况,集聚区企业总体生存和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从问题导向和理论视角对各产业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便使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对河南省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总体把握,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之后,如何保持河南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全省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刚刚过去的2009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决策,将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全省经济在后危机阶段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力争培育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2~3个,500亿元以上的10个,100亿元以上的50个。到20...
在过去十几年,漯河市立足农副产品优势,立足“精、深”加工的发展战略,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密切产业内部联系,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在国内食品行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研究探讨漯河市食品工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对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分析研究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规划布局状况、主要制约因素,梳理安阳市党委、政府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提出了加快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从2008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部署,规划180个产业集聚区,出台政策,强力推进,规范发展。通过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产业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换,扭转长期以来河南产业处于垂直分工低端的劣势地位。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但在集聚区建设中还存在空间布局分散、集群化水平不高、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要推动产业集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