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它所带来的挑战更多的源于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这使公共政策调节成为必需。本文认为,仅仅调节人口政策、针对老年人的政策或某一部门的政策都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应当以社会整合和长期发展的视角来重构当前的公共政策体系。在重构过程中,不仅要统筹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而且要统筹短期目...
劳动是创造一切人口红利的根本来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老有所富”和“老有所为”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结合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理论,采用2006~2015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产生的影响。虽然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且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但老年人口劳动产出的积极效...
对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的关注引发了学者关于这个群体多面向的思考和讨论。宏观层面上主要探讨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和政策,城乡二元制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等问题。微观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社会认同、城市融入和市民化水平测算方面。实际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三个关键问题,即市民化地域导向(能不能接纳农业转移...
本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多边国际组织提出/制定的基本原则、政策倡导和行动建议,包括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200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和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以及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重梳理和分析国际组织几十年持续更新、循序深化的理念、政策方向与行动建议,从中认识和理解全球视角下老龄人口的普遍需求及其内...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劳动关系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入户中小城镇意愿的重要因素。
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行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宏观制度层面,政府针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等众多政策条例相继出台,为深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造积极的政策环境。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
“社会性别视角下人口流动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12CRK026。负责人为牛建林,主要参与人有齐亚强、邢采、李彩娟。该课题2012年开题,2015年结项。最终成果鉴定为“良好”。
小江地区最早何时有人居住,这个问题已很难讲清楚。当地人认为瓮寨宋朝时已经有龙氏先祖从别处迁入,明末清初时由于人口繁衍又分出新寨和甘寨两个村落;坪地村民在族谱中记载北宋时龙氏的一支已经在该村居住;即使是皇封村,在明末也已经有王姓家户从魁胆搬迁过来。“中国移民问题的出现,基本上是从周代开始,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这是随着中原地区的人民定居下来,国家建立户籍制度以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