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检索到  50557  条相关信息

本章重新回到代表中国市场改革先声的农村改革进程中,通过对农村改革先发地之一安徽省农村改革实践过程的实证研究,再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乡村既复杂、微妙,同时又充满新的可能与机遇的政治社会景象。

作者:李洁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本文首先简述了本研究的研究主题,包括研究的缘起、基本问题及研究意义;其次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回溯了“国家与社会”理论及其应用、生态移民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最后说明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对生态移民、国家行动、社会动员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本研究运用的理论、方法、分析框架等。

作者:丁生忠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1978年以来,中国大地发生了广泛、深刻而又急剧的变化。时至今日,在经济领域中,计划经济已经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成为支配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伴随着经济领域中的市场化改革,政治领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新的体制下,政府不再全面监控公民的个人生活和家庭事务。伴随着经济领域中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变化,国家与社会开始分离,国家与社会浑然一体的状态被打破。总...

作者:康晓光 卢宪英 韩恒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本文从平衡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平衡社会关系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当前甘肃社会关系现状和相关实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了甘肃法治建设中平衡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要确立法治思维;行政管理路径上要突破单一模式;文化构造上要发展文化产业;工资分配制度上建立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制度等。

作者:赵前前 马廷魁 柳菁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表面上,官办慈善存在的诸多弊病,是引起舆论诟病的始作俑者,但实际上,慈善意义和基本价值的缺失、公众认同的转变和分化才是诱发信任危机的真正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慈善事业受到排斥,彻底中断。1994年,党和国家“为慈善正名”,赋予慈善合法性,不仅让慈善在中国社会“复活重生”,而且开启了官办慈善事业二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期。但是,国家恢复和承认慈善的“角色”,...

作者:刘威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最早体现在对商人捐助的研究,后来研究重心逐渐从商人转移到企业。此后,企业与社会关系相关理论逐渐发展,相关概念不断演化。本文围绕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理论沿革角度依次对商人伦理、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绩效、企业公民进行了阐述,并系统地介绍了企业公民概念的发展。

作者:王再文 刘玉蓓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社会关系局限,包括中国的“人情一个社会”,因为归侨在中国的血亲几乎空白,二工作又在偏远的农林场,他们很难构架属于自己的人情网络。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双重缺失,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侨眷群体受种种限制,他们几乎很难建构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洞的中间人缺失和社会资源的缺乏,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社会关系的扩展。

作者:李雪岩 龙四古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在本节中,作者试图以技术变化为起点,借助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来把握中国的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的地区间差异。我们采取这种研究思路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中国的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问题在全球化和改革的进程中出现,而技术变化对于出口部门的扩张和民营企业的兴起具有重要影响。其次,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为把握生产力的形态和作为生产方式组成部分的外来劳动者-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

作者:宋磊 孙晓冬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