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地方差异     检索到  39818  条相关信息

在中国,每一个完整的地方都是有城有乡的,因此,每一个完整的地方都是一个“城乡社会”,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城乡社会”的体系。从这种视角看问题,就会注意到中国城乡关系的一体化内含两个机制:普适性的一体化机制和本土性的粘连性机制。前者如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后者如土地公有制及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单一制的央地关系及市管县体制、身份制度和家庭制度。城乡社...

作者:熊万胜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在我国,地方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极其重要的载体与具体的体现。究竟何谓地方治理,地方治理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及地方自治是什么关系,地方治理的价值依归是什么,地方治理的地方性与非地方性,地方治理的层级性、领域性、区域性如何展现,地方治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等,这些是本文需要展开概要论述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地方治理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认...

作者:乔耀章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本文主要分析西部各地区发展战略差异与经济差异。发展战略作为政府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至为重要。综合考察西部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对于西部各地区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从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京 王再文 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目前研究中国农村家庭,主要有家庭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两种。家庭社会学重点关注家庭内部组成结构,并基于“父母子”的核心三角结构,对家庭进行类型划分。这种视角的好处是可以按照某种统一标准对家庭进行描述,并可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不过,由于家庭社会学将家庭本身当作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便有可能忽视中国家庭的丰富文化内涵。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由于...

作者:陶自祥 桂华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基础是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它是我们团队在长期经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认识的“中层理论”。通过村庄社会结构可以比较好地揭示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文化和社会类型,从而可以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比较有力的理论模型。

作者:班涛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当下以及今后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并不是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而是有同有异。同的方向当然是各区域农民自杀的特征分布均越来越像中部农村。异的方面则表明,南方农村极其严重的青年妇女自杀问题已经退潮,未来工作方向将是如何提前预防南方农村老年人的自杀问题。

作者:刘燕舞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分家是中国家庭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中国家庭制度与家庭性质的重要窗口。分家是子家庭从母家庭中分裂和子家庭对母家庭的继替过程。分家是家庭延续的基本方式,分家研究与家庭研究因而存在密切关联:家庭理论构成理解分家的重要资源,家庭转型的问题意识也主导了分家制度的研究指向。

作者:杜鹏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河南省通过积极提升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和稳定农村优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存量,降低农民县级公立医院就医负担,激发农村医务人员医疗服务积极性,提升农村居民城乡医疗资源利用的衔接性等措施以探索解决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河南省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整体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居民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但小而分散且水平过...

作者:侯圣伟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