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近十年来, 中国在实现《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的妇女与环境规划目标的过程中, 取得了重要成就。文章对1995 年以来的中国妇女与环境发展进行考察, 梳理近十年来中国妇女在有关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分析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国妇女面临的挑战, 并对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是绿色河南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构建环境治理战略、革新环境治理结构、制定并实施适合河南的环境治理制度是域外环境治理实践提供给河南的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环境治理战略上,河南省必须正视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协调发展、环境治理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支持以及环境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等现实问题。在环境治理结构上,河南省环境治理模式经历了从政府管制到市场调节,再到...
2018年,农村环境话题舆情热度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局良好,舆论点赞“齐心换得满村芳”。美丽乡村“典型示范”广泛吸睛,“三美融合”成为热词。农村工矿污染问题依然多发,渔业污染事故出现高热舆情。从舆情传播特点看,主流媒体在深度融合中彰显传播自信,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民生诉求不容忽视,政府部门不当回应引发的次生舆情需要警醒。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城市“大跃进”凸显环境困局。首先,概述了我国城市化的现状与特点。其次,介绍了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接下来,解释了城市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思路。
2016年,农村环境舆情数量较上年明显下降。媒体高度聚焦国务院对土壤污染防治的顶层部署,积极报道相关部门和各地各级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垃圾围村”等方面的治理举措,曝光部分地区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和化工危废品“下乡”问题。农村环境舆情关涉面广、交叉多元,舆论“代入感”强烈,监管职责是关注焦点,考验政府部门的舆情应对能力。
当前,面对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期与战略机遇期,吉林省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要继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环保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保护好美丽吉林的生态自然环境,让绿水青山尽快转化为金山银山。在总结梳理近期吉林省环境治理过程中取得的进展与存在问题的过...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土(indigenous)、地方(local)或民间(folk)知识及其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2009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本土知识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来自国外的14名学者通过具体个案阐述了本土知识在地方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管理,甚至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美〕杜罗西·比玲斯、〔俄〕维亚...
(2006年11月16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12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