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婚姻替代机会     检索到  19460  条相关信息

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下的女性缺失会造成初婚市场中的男性婚姻挤压,其潜在的人口社会后果可能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男性婚姻挤压将迫使中国农村传统的婚姻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两性关系和婚姻质量,对中国农村人口的婚姻家庭产生深远影响。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而由近30年来持续升高的出生性别比所引发的婚姻市场中男性过剩对婚姻市场的冲击问题,在城乡流...

作者:靳小怡 刘利鸽 刘红升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平等权是中国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本文从性别研究角度,探讨以下问题:推广平等机会对社会的作用、国际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和发展、香港实现性别平等的进展、女性晋升高职遇到的障碍,以及华人社会的文化环境和观念如何影响平等机会的推广。

作者:张妙清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以第三章城乡流动背景下婚姻挤压对农村婚姻暴力影响的分析框架为指导,本章和接下来的第五章、第六章将基于流动视角,从家庭和个体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婚姻挤压对农村婚姻暴力的影响。本章主要以家庭作为分析单位,探寻婚姻挤压对未流动的农村家庭和流动的农村家庭中婚姻暴力发生率和婚姻暴力类型的影响。

作者:李成华 靳小怡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六能村蓝靛瑶的婚姻基本形态为一夫一妻制。传统的六能村蓝靛瑶男女的婚姻缔结方式以父母包办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婚姻的缔结方式则以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为主。如今,两种婚姻缔结方式皆在六能村存在,但以后者为主。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本文主要分析婚姻挤压对儿子代际支持的影响。

作者:郭秋菊 靳小怡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主要对甘肃静宁县的婚姻和家庭变迁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就婚姻而言,静宁县居民的择偶观念逐渐趋向多元化、自主化,择偶途径逐渐突破地缘、亲缘的限制,但“从夫居”依然是主要的婚后居住方式。就家庭而言,静宁的家庭户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日趋简化,家庭职能更加集中,主要承担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赡养老人、陪伴和情感支持、经济活动等功能。

作者:魏胜文 穆纪光 安文华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婚姻和生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事件。这类家庭事件何时发生、因何发生、发生后又于个体有何影响,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年代中不尽相同。东亚社会的家庭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曾呈现出明显的父系文化、高婚姻率和性别分工的特点。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几乎所有东亚国家都向着晚婚、低生育率甚至高不婚率的趋势发展(Raymo et al.,2015)。这种演变,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变...

作者:陈沁 张冰莹 周羿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婚姻革命早在晚清时期已有人提出,但真正实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因为《婚姻法》的公布和施行是在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是在封建政治统治及其经济基础被摧毁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国家对私人生活管理上有关规定,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模式和道德伦理发生了质的改变。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婚姻文化发展变化的“小历史”,可以透视出中国社会“大历史”的变迁。

作者:李慧波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