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藏语称“洛萨尔”“甲布洛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族的传统年节。一般在藏历正月一日举行(拉萨),也有在藏历十一月一日(昌都)、十二月一日(楚河以南地区)举行的。节期五至七日不等,藏历年的确定与藏历的使用有关,藏历的使用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一说始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时值农历丁卯年,于是以丁卯年为始,六十年一循环,谓之“饶琼”。为欢度藏历年,...
在安多传统社会,一项宣布少女“生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成人礼“嘉朴巴”作为藏人的“婚恋前奏”承袭至今。典礼通过一系列宗教仪式和世俗仪式使得受礼少女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仪式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则承载着安多藏族生计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犹如展示藏族社会的“活态博物馆”。那么,通过对仪礼保存鲜活的拉卜楞牧区少女的仪式过程的记录和分析来揭示藏文化密码...
果洛藏族自治州发展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治州自然概况和行政沿革,随后介绍了其法制建设和民族关系,之后介绍了自治机关及干部队伍建设,最后介绍了自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宗教信仰是贯穿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始终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为例,分析了阿柔乡藏族藏传佛教信仰的现状以及在藏传佛教体系下的苯教习俗,从而总结出祁连县阿柔乡藏族不同于其他藏族的宗教信仰的特点。
本文在前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和个体心理特质的角度,论证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最终形成本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结论的理论表述。
新婚夫妇安家于新娘母家的“赘婿婚”是人类社会中占比15%的家庭都在采用的一种婚姻形式,具有常态性。历史上,藏族赘婿婚发生频繁且源远流长,为藏族社会惯见,具有研究价值。探究其发生原因、组建婚姻的形式、婚姻中的财产流动以及赘婿在妻家的地位等,均对人类婚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对历史上的藏族赘婿婚问题做出梳理,以期丰富婚姻研究的宝库...
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经历而成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育意愿现状以及生育决策过程值得关注和探究。本章以20位中央民族大学的藏族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整体视角的研究方法,考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藏文化传统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生育动机、择偶标准、意愿定居地点对少数民族青年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在意愿生...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