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从收入、居民的消费情况、就业、社会保障和居民储蓄这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部门的发展情况。
居民生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复合统一体。本文主要介绍居民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居民生活的基础。而在这其中,居民的收入与支出水平则是集中反映其物质生活的一个主要指标。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静宁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支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日趋改善。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发达区域非贸易品价格偏高的原因,解析了中国高收入地区恩格尔系数偏高的现象,运用实际收入指数的方法,对中国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作了比较。本文认为,就工薪阶层而言,中国大多数地区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差异并不大;上海等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偏高,食品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差别(如租金和劳务成本)是不同城市食品...
资本市场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融资途径,更要为居民财富增长提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持续完善,金融投资产品日渐丰富,使得参与证券投资、获得投资收益,日渐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多年来,笔者从社会学角度对于居民收入问题作了一些研究。“收入”本是个经济学的问题,从社会学视角研究,自然有其特定的目标。笔者关注的是收入差距,也就是说,笔者将收入看作是反映人们地位差异的一种指标,通过研究这一指标来了解人们社会地位分层的状况。那么,笔者为什么特别关注收入这一指标呢?
2002年北京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增长,消费需求稳步回升。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水平稳步上升。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稳步回升。此外,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京、津、沪、渝、穗五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排序,我市居第二位。2003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汽车、住房、教育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对带动我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青海文化消费增长目标暨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测评:省域间2000~2011年实际增长排名,历年均增值测算为第4位;省域间2011~2020年目标距离排名,消除负相关测算为第8位;支柱性产业测算为第11位;最佳比例值测算为第16位;最小城乡比测算为第12位;弥合城乡比测算为第14位;城乡无差距测算为第17位。
吉林文化消费增长目标暨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测评:省域间2000~2011年实际增长排名,历年均增值测算为第9位;省域间2011~2020年目标距离排名,消除(避免)负相关测算为第14位;支柱性产业测算为第10位;最佳比例值测算为第15位;最小城乡比测算为第15位;弥合城乡比测算为第13位;城乡无差距测算为第9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