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工业文明     检索到  32444  条相关信息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先展后聚再扩”的三大阶段:“先展”即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东北、华北老工业基地为核心,工业产业不断向西、向南扩展;“后聚”是指改革开放之后,与经济总体格局的演化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工业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亲水集聚特征,大部分工业产业都向沿海和沿江地区集聚;“再扩”是指2000年以来,产业集聚区的辐射效应逐渐显露,我国的工业产业表...

《山清水秀工业城》是1996年出版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柳州卷》的接续篇。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有着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城市、同时又是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于1993~2006年14年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解读柳州在“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下,...

作者:罗国安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本文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作者:王敏晰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本章主要从历史新时期的新问题、洋货的中国市场、近代支柱工业的国内市场、农村和农民需求构成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重要性介绍了近代工业的农村市场。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十五” 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滞后的工业化,以深入开展“发展工业学霍山” 活动为抓手,强力推进工业改革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构建加快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不断夯实工业基础,工业化的核心战略地位基本确立,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

作者:六安市经济委员会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报告

工业

本章主要介绍工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增长19.6%、15.9%、13.5% 和13.3%。

作者:陈昊旻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在三线建设期间,中央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贵州,加快了贵州经济建设的步伐。因三线建设需要,继黔桂、川黔铁路之后,又建成了贵昆、湘黔铁路,使贵阳成为西南铁路的枢纽,为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三线建设过程中,贵州的矿产、能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建成了大型的煤矿、电站和钢铁厂、铝厂,为贵州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奠定了基础。近年,贵州三线企业在各自领域中...

作者:覃爱华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常州大运河及其水系见证了近代工商业的萌芽、破茧、形成、发展、壮大、繁荣和一路创新,是常州精神“勇争一流、耻为二手”一以贯之的必然,并成为常州大运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对工业文明遗产群落保护、传承、利用的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创新,更是充分体现了常州大运河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

作者:邵志强 邵璐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