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参与式发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盛行于20世纪70~90年代,迄今已成为国际发展实践的主流理念。此概念是在对传统发展思想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参与式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框架、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以及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是一套完整的框架体系。本章主要介绍对传统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来源、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以及对参与式...
本章从闲暇生活、共同体意识重建和自我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中的基层秩序重建。从个体层面来说,上楼村民需要对自我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但这不仅是一个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过程,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教育引导策略帮助村民尽快完成向居民的认知转换以及提升对新社区的认同感乃至自豪感,而另一些地方则试图利用传统文化来凝聚社区共识,重建村社共同体。由于离开了土地和农业...
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和贵州省社会扶贫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然后以专栏的形式介绍贵州省社会扶贫的做法与成效,最后得出四点总结与启示:社会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内容,在未来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社会扶贫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共赢局面,是社会扶贫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理解社会扶贫主体与对象的内外因关系,是社会扶贫不断推进的关键所在;保护好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人...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扶贫精细化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在西方国家,这种参与已有悠久的历史。强调社会参与是我国目前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特点。然而,目前社会参与扶贫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社区参与是贫困者获得社会资本和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无论对其物质、健康还是精神方面的改善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扶贫中社区参与不足。此外,非政府组织扶贫参与也存在诸多问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