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整体性思维     检索到  10396  条相关信息

目前若过度强调小农户的土地财产权,必然就会破坏村庄土地资源的整体性,造成农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造成农民在村庄内的生活困难。为此,下一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就需要遵循“倒序”的改革逻辑,以土地资源和农业的整体性引领改革的方向,保障村庄土地“剩余控制权”的完整性,同时发挥村两委和村集体的村庄主体作用。综合社、专业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将会...

作者:胡靖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思维方式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比较而言,心理学取向的思维方式研究较为薄弱,已有研究存在如下特点:宏观层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文化学视野特点,思维方式常常作为揭示文化差异的重要指标,微观层面的研究则主要关注思维方式的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侧重于理论思辨,国外学者则倾向于实证研究。未来心理学视角的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提出具...

作者:辛志勇 路翠萍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来源:《政治学研究》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整体性治理;扶贫脱贫;治理效能;治理智慧

我国社会组织最近两年增长速度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组合,过于倚重和偏爱单一政策工具,另外这也体现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提升与规范发展。随着《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社会组织法律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再加上培育扶持政策工具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的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支持体系正逐步形成跨界生态圈,我国社会组织开始步入整体性变革和生...

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优先原则、主题和问题。本文认为基于我国乡村与城市失衡现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必须让农民成为发展主体,必须把握谁来振兴和怎么振兴这两个问题,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基本原则。本文还指出了乡村振兴问题实践的问题,本文认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发力,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破解制度性难题和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作者:孙鹤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京山市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政府服务、基层治理等多方需求,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效益提升,以追求高质、力求提升的“京山需求”倒逼政府在困境中寻求改革道路。京山不断尝试,不懈努力,依靠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与有序推进改革的想法及举措,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和认识,在组织领导、综合实力、试点经验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京山改革的过程中,...

作者:王琦 孔德霖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剧烈论争的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出台,满足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的切身愿望,但却给不少人留下了无法回避的剧烈论战。作为几十年来艰苦奋斗留下的经济家业,是下一步开展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但却绝对不能成为经济建设的依赖。一旦对这份家业抱残守缺,长期执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像影子一样引起纠缠,其结果就会陷入原地踏步的怪圈,既无法与国际经...

作者: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关键词:
来源:华龄出版社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成功心理;通俗读物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