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机制变迁     检索到  51124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介绍了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一、基础教育的地位演变与结构特征;二、来自社会变迁的挑战;三、“宝塔” 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四、本章小结。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实行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较快发展起来,其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不管在起步还是在发展程度方面都具有远郊村所不具备的优势。伴随着非农化乡村的形成与发展,他们有的完成了从乡村村民户籍到城镇居民户籍的变更,有的开始了从村民待遇向市民待遇的转换,有的实现了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轨。回顾和梳理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

作者:黎明泽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当代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尤其是社会治理转型鲜明地成为它的重要脉络。本书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阐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治理转型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实践路径,不仅关注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变化中的制度关联,而且从社会治理转型的视角折射社会变迁的逻辑与机制。社会变迁必然会牵动社会关系变化,并引发既有秩序及其内在动力源的调整,...

作者:李友梅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本书考察了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对一个中国北方村落内部人际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并对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果机制加以呈现。凡村的村改居工程是在大集体时代结束,联合家庭解体,传统村落中村民互助合作生产形式减少以及家庭生活重心向经济转移的背景下实施的。本书从居住模式、交换方式和文化规制三个方面的变化考察了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对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影响,指出村改居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凡...

作者:赵爽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城市呈现结构整体变迁的特征:农业经济向二、三产业经济转变,进而带来人口集聚和家庭结构变化;人们就业从务农务工转向第三产业,就业观念大为改变;科教文卫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社区治理不断实践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构建,江西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

作者:方芳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本文通过对历次人口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了改革以来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本文研究发现河南省的社会阶层结构正从“倒丁字”形向“金字塔”形转变,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依然带有传统农业社会色彩。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受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落后的制约,各地市之间差异也较大。优化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要把培育中产阶层作为目标,以发展小城镇为路径,促进农...

作者:孙远太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在20世纪整整一百年的现代化变迁中,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貌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缠结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发展的乡村治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90年代下半叶以来,围绕着村治问题,在学术界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学科进入并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少有的学术热点。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双河口村村治历程的观察,阐释在20世纪的现代化背景下有...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包括价格、产权、投融资、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等对扩大消费具有直接影响,这些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能力,进而对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变迁中有效构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对扩大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振明 张少龙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