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试图借助自治的基础理论,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自治”现象。力图回答这样的问题:自治立法的自治属性何以成立?立法自治的法理基础和现实根据何在?主张立法自治有何重大政治价值?立法自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立法自治的实现形式又是什么?立法自治实践现状如何?制约立法自治实践的关键因素何在?如何提升立法自治的水平?本书综合运用民族政治学、宪法学、民族...
在中国自治语境下,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具有特殊的内涵。它是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中、在国家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下、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框架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立法自治权时,通过一定的自主立法行为,创制一定的自治性法规,为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自治提供具体的法律性规范性文件的一个过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做出重大修改,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提升为国家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族自治地方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当今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赚取利润、纳税和解决就业的功能,人们更希望企业能有效地承担起关注环境、扶助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和消费者利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而言,除了自身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履责环境,这需要企业、政府、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