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北京门头沟京白梨栽培系统具有极其丰富且弥足珍贵的农业种质资源、厚重的农耕文化历史积淀、独特的山地农业以及传统的农耕生产知识与技术,是遗产地先民历经百年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形成的山水林田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先民留下的宝贵财富。该系统因在生计、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多功能价值,于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遗产地民康物阜、旅...
荒漠化现象在人类存在早期就出现了。古代苏美尔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曾拥有5万人口的乌鲁克城邦成为荒漠中的沙丘。有“罗马帝国粮仓”之称的北非,曾有600座城市,现在成为千里不毛之地。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规模开垦西部大草原而造成严重的风蚀沙化和沙尘暴,北美大陆的80%地区受到影响,高达300米的黑风暴穿越纽约市进入大西洋几百公里海域,纽约成为著名的“尘窝”...
积极培育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水源区乃至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而且还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水源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工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模式与产业集群模式,本文我们结合水源区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典型地区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是关于长株潭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的研究报告。首先分析了转型与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总结了方向和重点,最后对长株潭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提出了路径和对策。
本文分析了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针对该区降水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实现该区农民的脱贫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解决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问题就是要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为此,必须立足于该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以农业生产为主战场,构建新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