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流域城市     检索到  9023  条相关信息

本文首先介绍了湘江治理在“两型社会” 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湘江流域污染及治理现状,之后介绍了莱茵河治理的成功经验及启示,之后介绍了湘江流域治理的资源环境体制机制创新,最后提出了湘江流域治理提升的政策建议。

作者:彭新宇 刘解龙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200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在国务院11个部委和苏、浙、沪三省市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这是中国第一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方案,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太湖水质污染非一朝一夕造成,也非数年就可解决。目前江苏省正在酝酿“区域环境补偿办法”以及“污染权价格分配制度”,被业内视为江苏试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全新探索,而...

作者:李晔 杨健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本篇首先分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和特征,然后介绍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最近两年的重大治污举措,最后探讨饿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

作者:虞锡君 贺成龙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本报告主要是关于潘阳湖流域开发的战略创新,首先分析了当前潘阳湖流域加快发展的新背景、新矛盾和新问题,其次指出推进该流域开发创新战略创新的路径抉择,最后提出推进战略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2007 年7 月3 日, 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 市、2 县和5 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即停止这些地区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然而,扭转目前环境保护的困局, 绝不能仅仅依靠“流域限批” 等行政手段, 只有切实加强制度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作者:徐焕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长江“黄金水道”为流域城市的产业互动提供了一条天然的联系纽带,其沿岸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禀赋和投资环境的相对优势使长江“黄金水道”流域经济带产业联动存在可能性。基于洁净水资源需求的发展环保产业、航运便利性的航运物流产业、生物多样性的科技生物产业、高收入人群休闲需要的旅游业、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工制造业这五个方面来论述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可持...

作者:金福安 殷娣娣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湘江全长800多公里,流经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八市,贯穿湖南全境,是湖南省经济的主动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源。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各类水污染物排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湘江带来较严重的污染,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长株潭作为国家级的“两型社会”试验区,大力整治湘江污染,自然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目标...

作者:罗宏斌 陈一真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本文是关于加快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与推进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现状,其次总结了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治理经验,最后对加快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与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了六点方略。

作者:刘建文 张燕 李晓勇 芦鹏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