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消耗排放     检索到  8670  条相关信息

本文针对长株潭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引入虚拟水计量和水资源足迹概念作为评价水资源消耗的基本方法和衡量标准,构造水足迹分析的“价值型—实物型”混合性投入产出表,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集,通过产业水足迹、产品虚拟水和“灰水足迹”解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情况,并形成区域产业发展水资源消耗及节水潜力的基本测算和评价框架,从包括部门中间使用和最终需求在内的消...

作者:杨顺顺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和矿区环境保护是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作为一种可耗竭资源,煤炭开采必须遵循环境保护、代际公平和高效利用的原则。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矿区环境灾害频发以及替代新能源还未真正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寻求煤炭资源最优消耗路径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煤炭需求与产量增长极限之后,本...

作者:方行明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分析农业碳排放时空格局和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并结合IPCC核算框架和我国省级排放清单指南,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已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我国居民消费很可能会陷入高消费、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从而加剧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峰值问题。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居民消费碳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总结了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现状...

作者:刘长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形势十分严峻,产业结构变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对碳排放增加或减少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其次通过LMDI因素分析结果,分析了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最后,则谈到了未来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作者:郭朝先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不同于生产侧的污染物,CO2排放具有明显的消费特征,这就意味着CO2的排放峰值与人口增长直接相关。通过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人均CO2的排放和CO2排放强度,我们对中国未来CO2排放的峰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排放总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即使中国人均CO2的排放量不再上升,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中国的CO2排放总量还将持续增加,2026年前后达到峰值。如果按照中国承...

作者:陆旸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家庭引致消费碳排放直接连接需求侧和供给侧,除了是低碳消费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引发低碳经济内在发展动力的关键阀门。本文从定量分析视角验证引致消费对低碳消费的重要性及政策价值。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三节,第一节研究引致消费碳排放的定义及内容结构,第二节对我国引致消费碳排放进行估算,第三节分析引致消费碳排放的价值。

作者:崔风暴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随着世界城镇人口的增加,大量的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居民住宅建设难以避免,与城镇化相关的经济活动导致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城镇化逐渐由影响碳排放的次要因素变为主要因素。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的建设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给我国碳排放峰值的实现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探索和分析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机理和发达国家城镇化...

作者:陈迎 刘利勇 张莹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