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生产内部化到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经营多样化到农业经营专业化、农户兼业化到农户职业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演化机制,着重考察了资本替代劳动对农业作业环节专业化和农户层面的经营专业化的推动作用,最后考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未来演化路径。
本章主要介绍了1996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趋势,经济空间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十二五” 期间调整空间结构战略思路等内容。
本文首先以GIS理论为指导,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将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甘肃省77个县(市、区)按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的评定标准划分水平梯度区,并对研究地域进行分类;其次,利用GIS制图方法研制县域社会发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8个子系统(社会结构、教育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空间演化格局分布图...
指导中小企业创新实践的理论应当充分体现中小企业创新特性,反映企业现实发展需要。本书在相关文献研究和企业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的主导要素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复杂性创新理论及其能力演化机理,通过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为指导企业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从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总体政策演化脉络的视角切入,具体分析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剖析长三角地区与人口流动相关的政策,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政策演化脉络以及每个阶段地方政策影响下人口流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本文首先以地理信息技术(GIS)理论为指导,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将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度甘肃省81个县(市、区)按县域社会发展评价的评定标准划分水平梯度区,并对研究区域进行分类;其次,利用GIS制图方法制作县域社会发展以及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8个子系统(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农村环境)的空间演化...
合肥经济圈规划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新形势下启动的。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快速城市化时期,诸多因素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重组,其中对经济圈能否真正运行起最重要作用的是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产业升级、城乡互动、空间竞合、环境约束等方面。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合肥经济圈在运行过程中,空间结构的演化会形成一些突出的特征,本文从二次极化、分型重构、区位指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