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4年,洛阳的牡丹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突出体现在:牡丹文化节成效突出,牡丹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牡丹景区建设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牡丹文化研究及艺术品创作成果丰富,牡丹对外展出及宣传活动丰富多彩,扩大了洛阳牡丹在国际国内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但是洛阳的牡丹品牌建设也存在着牡丹文化研究方面人才缺少、牡丹文化与牡丹产业融合不够、牡丹观赏园文化品位不高等问题。...
孟津平乐牡丹画产业作为洛阳牡丹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依托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采取“公司+园区+画师”的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已经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牡丹画家队伍在壮大,技艺在不断提高,成为“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孟津平乐牡丹画产业具有文化底蕴优势、花会平台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品牌集聚优势,但同时,运营企业本身还存在问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牡丹画的影响力...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32届,成为全国四大节会之一,在办节理念、办节模式、办节思路、办节机制等方面均有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洛阳特色,积累了宝贵的办节经验,极大地推动了洛阳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为洛阳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优势。洛阳市应进一步放大“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品牌效应,顺势而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周期和实质性拐点背景下,成都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实现了新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成都文化发展不仅需要有“首位城市”的担当,更需要有切实的思想解放、坚定的自信和坚决的行动,立足“大文化”解放思想,推动文化支持转型升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和发展文化活力,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完善城市区域文化体系,继续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完善...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空闲时间的增多,小康中国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大众休闲社会。不过,置身在拥挤、忙碌以及蓝天日渐减少的大都市,谈论慢生活和休闲已成了“稀缺资源”。中国文化中的闲逸传统相当丰厚,即便是在浮躁年代,对“慢生活”的追寻仍然在成都和北京的社区有迹可循。如果说倡导人文之都也应当是休闲和健康之都的议题,其直接动力是源于对城市病的反思,那么下述趋势让我们看到了能...
1979年以后,深圳通过承接香港等地转移而来的“三来一补”贸易,实行市场经济的制度改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一轮轮产业升级与更替,深圳逐步从低端加工向高新技术产业攀升,再变为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及一批面向未来的产业。当下,深圳提出打造全球创新之都,因此本文对深圳的产业发展历程、创新战略定位进行了梳理,并归纳出深圳加强高校建设、打造创新区域、大力吸引人...
本篇首先介绍了重庆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然后分析了重庆市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优势和特点,并提出重庆市发展工业设计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重庆市工业设计产业“十二五”发展思路。
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跃升的一颗璀灿明珠。全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现辖6个街道、13个镇,共386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03.66万人、外来人口常年保持在70万人左右。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34亿元,工业总产值1322.95亿元,财政总收入60.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