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城市健康指数     检索到  63198  条相关信息

利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中国115个城市生态健康指数进行了排名,并通过引入生态城市健康指数三级指标建设侧重度、建设难度、建设综合度等概念,试图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动态引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各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相差很大,而且每个城市生态建设的...

作者:崔剑波 寇凤梅 朱小军 张志斌 岳建斌 刘涛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生态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群内部的生态城市协同建设成为新的发展目标。目前,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都取得了一定进展。针对城市连片高质量发展问题,本报告提出了“法于人体”的健康指数评价方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科学评价依据。进入“很健康”“健康”序列范围的城市便可被认定为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此原理,本研究对2017年284个中国生态...

作者:赵廷刚 温大伟 谢建民 张志斌 刘涛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严峻的现实而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决策指挥、工程实践于一体的智库成果报告,是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研究成果、理论指导、决策咨询与实施建设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本报告沿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及各年度报告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2016年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进行统计与综合排名,并...

作者:赵廷刚 温大伟 谢建民 张志斌 刘涛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为了能够较直观地反映我国不同地区的健康建设发展水平,我们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东、西、中部三个区域分别进行分析。据国家发改委定义,我国东、西、中部的划分,是政策上的划分,而非行政区划或地理划分。因此, 这里的东部是指最早实行开放政策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中部是指经济次发达地区,而西部则是指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作者:荆竹翠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构建了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9省份84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文章发现,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类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没有城市属于联合国定义的低人类发展区;城市功能建设的不足是西部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继续提高环境利用效率,扩充环境容量,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是西部城市提高环境改善指数的...

作者:冉敏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分析河南省各地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综合衡量各地市城市竞争力水平,本文依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18个地市各指标数值为蓝本,利用统计软件,建立了河南省各地市科学发展指数的分析框架,运用定量...

作者:刘荣增 姚鑫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科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客观反映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基于该目标,从绿色发展、自然生态高质量两个结果维度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四个路径维度,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6类30个指标;采用CRITIC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1...

作者:生态文明指数评价课题组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自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北京交通大学于2017 年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该研究院努力整合校内外力量,从大健康、大卫生出发,以理论研究和数据科学为基础,以产业和金融为支撑,致力于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与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的重要科研成果,本书编制并发布了各省份健康指...

作者:荆竹翠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