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自身发展却一度处于“边缘化”状态,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异常艰巨。而产业结构均衡化对于扭转长期的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态势,促使整体经济协调有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报告在对山西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产业结构均衡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山西产业结构持续非均衡的原因,进而从优化需求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的背景,其次分析了湖南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然后概括了湖南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挑战,最后提出了人口均衡性和经济均衡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历经两百余年发展历程的人口均衡理论是一种以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为视角研究人口问题的理论流派,其理论目标是探索在各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量的动态制衡关系,以寻求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1798年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建立了以“两个原理”“两个级数”和“三个命题”为主体的人口理论体系,以及以“两个抑制”为核心的人口控制论,为后世相关人口均衡思想的诞生奠定...
本文将研究的问题是:在中国于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进入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如何制定相对贫困标准?具体问题包括:第一,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是基于收入或消费的一维相对贫困标准还是多维相对贫困标准?第二,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是否应该像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以中位数收入一定比例作为相对贫困标准,并逐步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接轨?第三,如果采用多维相对贫...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长期以来面临增长动力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四大”经济结构失衡,而造成这些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失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相关制度建设落后。推进山西经济结构均衡发展,必须顶层设计、全盘考虑、系统实施,建立发展战略动态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体制...
中国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状况的提升,实现均衡发展需在国情的约束下,以国民的需求为基础,明确城乡、省际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的目标方向,以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为统领,坚持社会保障经济公平非均衡发展存在的必然性原则,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在战略和目标指引下,城乡之间重视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省际注重过程公平,并协调结果公平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适应性,选择适合中国的...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之上,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社会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更是自1983年的1.82扩大至2011年的3.13。对于具有公共属性且有增进国民福利、改善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功能的社会保障来说,城镇几乎享受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项目的全部,而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解体,社会保障...
自德国1883年公布《疾病社会保险法》后,社会保险制度在各工业国家迅速蔓延。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后,东西方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理论、实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影响下,领先于其他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探讨。由于他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长、保障完备、制度健全,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模...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