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祁连山区域     检索到  26768  条相关信息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对甘肃和青海两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对祁连山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认为祁连山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祁连山生境脆弱、生态保护治理难度较大、区域产业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祁连山区域在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上...

作者:段翠清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祁连山-河西走廊是多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域,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今日多元一体之格局。今天,祁连山丰富的生态系统及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持续地为西北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实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河西走廊少数民族集中聚居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及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四个少数民...

作者:王海飞 安冬·萨娜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如何解决祁连山地区生态恶化与经济落后的双重困境,缓解生态安全屏障责任与地区经济发展任务间的矛盾,是现阶段祁连山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报告采用2008~2017年祁连山地区5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实证分析祁连山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均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形关系,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

作者:吴建祖 王蓉娟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1)》是由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勾晓华教授组建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编撰的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年度报告。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政策篇、案例篇和附录六个部分组成,从祁连山2020~2021年的生态资源服务、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功能、生态环境修复、戈壁生态农业发展、视频巡护技术以及自然教育...

作者:丁文广 勾晓华 李育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本报告分析了近20年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1998年到2015年的18年间,针对祁连山生态研究的文件发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5~2017年研究文献数量呈现直线上升势头,表明学术界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使其成为国内环境保护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历年来在各个研究领域和主题中,森林(179篇)和草地(14...

作者:陈豪 李田田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祁连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十二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国西北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能源通道。典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及其脆弱敏感性,使祁连山地区生态安全阈值幅度小。由于矿藏等资源富集,长期以来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毁林、矿采等人为破坏活动从未停止。近年来,违法违规开矿、水电设施违规建设、偷排偷放等行为屡禁不止且变本加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先后设...

作者:丁文广 姜萍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祁连山地区的森林承担着水土涵养、调蓄山区及周边地区降水与冰雪融水、灌溉河西走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对祁连山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地区现有森林总面积4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4%,其中,青海云杉为分布面积最大的乔木树种。基于树木年轮资料的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随着区域气候变暖、降水增多以及生长季的延长,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树木生长...

作者:勾晓华 高琳琳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本报告运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战略分析,提出适合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SO战略...

作者:刘兴德 丁文广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