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的神话传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民族最古老的历史。“神话”这个概念是我们现在提出来的,但是它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神话”比较早的时候是由梁启超、蒋观云提出来的,当年我们的民族面临着巨大的灾难。1840年以来,我们的民族饱受列强的蹂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知识分子远渡重洋去寻求我们民族的生路。于是,在日本,梁启超、蒋观云就提出了人种存活问题。他们结合...
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关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平衡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出现了一系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等问题,本报告通过研究梳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教义中体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的传统生态自然观以及居住在祁连山沿线的哈萨...
东台地处江苏沿海中部,辖2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1个沿海经济区,市域面积3221平方公里,人口115万。东台西汉入志、南唐得名、乾隆建县,古以盐富、近以农兴、今以工强,是神话传说“天仙配”发源地。1987年东台撤县建市,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先后获得中国明星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
本文聚焦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神话与防灾减灾之间的关系。民族神话是历史和社会记忆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道德和哲学思想的记录。神话中有很多灾害和防灾减灾的内容,灾害神话如洪水神话、干旱神话、地震神话、火灾神话、风雷雨电神话等,记录了人类对于灾害的认知过程和环境演进方式,神话内包含着深厚的文化隐喻和认知途径。
导游是旅游活动操作层面的中心人物,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同样如此。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联系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纽带,导游在生态旅游应该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对导游在生态旅游中的角色定位和生态旅游导游人员的从业素质进行分析,并对生态旅游导游人员的培训及管理进行探讨。
本文以河北梨区庙会活动为例,参考学界关于梨区娘娘庙会、铁佛寺庙会、龙牌会等仪式的研究成果,解读了梨区庙会的主要仪式,分析了乡村庙会与时俱进的特点以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本文主要介绍了需要将黄河旅游和丝路旅游相结合起来,加强沿黄旅游与丝路旅游之间的良性互动。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0.9万,共辖19个镇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有534个村、11个居委会。1996年10月撤县设市,是河北省确定的首批22个扩权(县)市和12个优先发展的中等城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六年位居河北县级30强之首,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居全国百强县第25位。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