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粮食播种     检索到  9171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地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其次,总结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东北地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作者:倪锦丽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2011年2月10日,我在新华网头条新闻看到了《党建》杂志报道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先进事迹和她罹患白血病的消息。文章说张广秀和自己的姐姐弟弟配型均失败,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作者:洪俊岭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关键词: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补贴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本章将叙述该政策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以陕西省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详细情况为依据,来探讨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现状。

作者:张彦君 郑少锋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核心问题之一,在全面取消玉米临储价格收购及“镰刀弯地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双重政策的作用下,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开始减少,三省平均减少播种面积11.33%。东北三省粮食种植结构,没有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既存在粮食种植结构玉米一枝独大、品种不统一、黑土地掠夺式经营的问题,又存在粮食结构调整中缺乏顶层设计、后续政策出台缓慢、宣传...

作者:张磊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明后期,劳动力的增殖,田地的垦辟,农业集约化的增强,农业基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加大,粮食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使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空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提供了前提,并由此引起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作者:张显清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本章估计清代粮食的亩产和总产量,仍然沿袭笔者在1980年代研究此问题时的思路,即从亩产个例入手,根据历史记载并参考近代的调查,首先分别讨论南北方水稻、旱粮在不同农作方式下各自的亩产水平及其占用耕地的比例,并以之为依据估算粮食作物的总平均亩产;然后,以这个总平均亩产和对当时粮食生产占用耕地面积的估计为依据,估算全国的粮食总产量。

作者:史志宏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粮食安全是全球性问题。中亚五国粮食安全形势各异。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农业和产粮大国能否实现粮食自给对中亚粮食安全形势至关重要。中亚各国农业发展的特殊性与粮食安全形势密切相关。农业及土地改革的不彻底性、优先种粮还是种棉的矛盾以及水资源和农机短缺制约中亚粮食增产。各国政府能否深化农业和土地改革,能否推出有效的农业扶持措施,能否改善作物种植结构,是中亚...

作者:李中海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来源: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科尔沁左翼后旗 浅埋滴灌 旗农牧业局 技术 玉米浅埋滴灌播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