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的新论断将发展的内容具体化: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建设用地冷思考,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再思考,统筹中小城市建设用地等内容。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实行统筹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唯此才能推动区域生产力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区域运行调控、采取多种形式和向科技型方向发展等资源整合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乡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其原因主要有: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乡镇负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存在诸多障碍。随着温州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温州农村的发展将逐步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为解决公共服务在农村的缺乏问题,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诸城市全面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是陕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对陕西这样欠发达的省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对陕西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基础与条件分析,提出了陕西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