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目前, 老年妇女在女性人口中超过十分之一, 并且数量正在不断地迅速增长;同时, 老年妇女又在老年人口中占多数。为此,文章从老年妇女自身的变化及环境的变化两个角度用大量数据和资料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概括1995世妇会以来的十年中, 中国老年妇女的发展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面对巨大的老年人口压力,我国老龄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矛盾突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给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重视地区间经验交流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覆盖城乡老人群体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但是,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专业人才紧缺,薪资待遇不高,社工职业定位不明晰等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女性化过程中,老年妇女在经济方面具有明显弱势,并得到了切实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男女同龄退休、遗属保障、全民养老金和老年福利服务等经济保障政策的变化趋势、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结合中国老年妇女经济保障问题,建议试行男女平等的退休政策,完善遗属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提高对老年妇女的经济保障程度。
劳动能力减弱乃至丧失的老年农民是社会脆弱群体。如何保证老年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的问题。中国和印度在农民老年保障方面也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从总体上看, 中国农民老年保障的状况好于印度。中国和印度农民主要依靠家庭保障的方式度过晚年生活是农民无奈的、被动性的选择。印度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困境在于家庭的保障能力有限。与印度相同, 中国...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跨进了60岁的门槛,逐步迈入老年人行列,即产生了计划生育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呈现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养老保障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计划生育老年人口是整个老年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整个老年群体既有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本报告通...
叶乃滋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280千字。
200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中,男性的丧偶率为18.45%,女性达到41.68%,为男性的2倍多。丧偶对这些老年女性来讲,不仅仅是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生活伴侣,更主要的是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作为遗属,在配偶收入中断后,她们还有哪些收入来源?她们的生活境况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没有属于自己个人的养老保障收入?把她们纳入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合理,以及有没有可能...
老年文化产业是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老年旅游业、老年媒体业、老年教育业、老年演艺业和老年会展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老龄产业。发展好老年文化产业,有助于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四川老年旅游业、老年媒体业、老年教育业、老年演艺业和老年会展业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