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耕地生产率     检索到  9282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介绍到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用来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分析体制、效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政府制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全要素生产率及与之高度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梳理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由来、演变、影响因素、测度方法等。

作者:吴乐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户与耕地抛荒概念界定,然后介绍了耕地抛荒分析相关理论,最后介绍了耕地抛荒研究成果。

作者:邓鑫 漆雁斌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本文重点讨论了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强调的数字技术在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作者:Fatima Denton Mousumi Bhattacharjee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本文着重探讨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机理,为提升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实证依据。本文分别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等7个因素进行了考察。

作者:吴乐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对于每一个种过地的人来说,单产有极限是一个常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这个基本概念没被纳入经济学?如果要追根溯源,我认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漏掉了土地生产率极限法则这一关键因素。该理论的基石是土地报酬递减。本文将证明土地生产率极限法则是土地报酬递减的起因,如果土地生产率无极限,就不会出现报酬递减。我还将强调它的方法论意义:土地生产率极限是阻碍长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

作者:裴小林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当前,河南省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同时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投入减少,粗放经营,土壤生产力下降。耕地质量问题是在种粮利润率下降、农业兼业化和土地产权细碎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建立提升耕地质量的长效机制,就是从制度动因上完全消除影响耕地质量的不利因素。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以新思路规划高标准粮田建...

作者:生秀东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为解决线性规划不可行或可能出现的技术退步等问题,本文采用SBM-Global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开展了研究。本文还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各省(区)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条件、地理区域分布特点,将13个粮食主产省(区)划分为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和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对粮食主产区农业TFP增长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

作者:吴乐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本文利用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提供的CLDS2014数据,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耦合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定量回答了中国山丘区农户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耕地抛荒等问题。

作者:邓鑫 漆雁斌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