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自由全面发展     检索到  14193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以唯物史观考察和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人类社会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他们认为,人的幸福就是社会如何真正、彻底地创造条件,使人们摆脱外界的一切束缚而达到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和谐状态,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真理性结论,...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本文研究了2013年湖南省政法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不断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在2013年中全省政法机关着力维护、稳定并保障国家安全;着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平、公正的行政原则;着力出台服务企业,并切优化发展环境;着力队伍的作风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同时对2104年的工作任务作出规划,第一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

作者:孙建国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有深刻的社会条件在内。幸福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不仅是个人的幸福,更是社会的目的。个人的梦想与幸福,有着丰富的内涵,关涉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个人梦是个体的,更是群体的,是人民大众共同的梦,都需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中不断得到实现。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的发展与个人的幸福,总是受社...

作者:王旭丽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教育反贫困是国家反贫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应对之策。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当口,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反贫困观尤为重要。新时代的教育反贫困观呈现两方面转向趋势,即从偏重外部帮扶转向提升内生动力,从分配正义转向承认正义。在其转向背后,“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价值观念揭示了教育反贫困的内在逻辑。这为激发贫困群体的...

作者:李献庆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导致了劳动者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干扰了市场的自由运行,需要劳动法律规制。劳动法律及其规制的价值及功能只是通过重新确立劳动者及其集体的主体地位来重新确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重新确立民商法基本原则,只是使市场重新回到自由竞争状态。

作者:徐小洪 凌林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谈论中国的结社自由问题,必须先了解几个法律的背景,尤其是国际上的几个重要的文件,这几个文件构成了当代结社自由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些基本的文件,中国政府或者认同,或者已经签订,但是有所保留,或者还在考虑之中,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对中国结社自由问题的发展有所影响。

作者:李凡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文章主要从妇女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妇女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重视和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妇女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

作者:顾秀莲 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深刻认识农村人口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乡村振兴事业应当以促进劳动主体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将劳动教育与乡风教育相结合,提高和增强农村人口的劳动素质和主体意识。新时代乡风教育要求以科学知识教育提升劳动主体的科学性、创新性,以生态保护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自主致富...

作者:杨毅然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