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介绍中国城市建筑发展概览,城市建筑从振兴到蓬勃发展,从改善住房条件拉开城市建设的序幕,到振兴建筑行业促进城市建筑蓬勃发展,房地产市场带动城市建筑蓬勃发展,法规建设和规划振兴引导城市建筑有序发展,提升城市建筑发展水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建筑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发展,健康建筑、绿色建筑方兴未艾。
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自然、文化与经济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以人为本,诗意安居”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人文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
建设节约型城市,是河南省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的重大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从节约型城市的内涵和内容出发,本文对河南省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系统地提出了加强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河南省建设节约型城市决策提供科学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关于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精神,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市政交通等设施布局优化、综合设置、社区共享,打造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圈,上海于2014年起启动了相关用地标准的完善修订工作,通过标准执行评估、国内外经验借鉴,全面梳理完善用地标准,并对需求迫切、矛盾突出的部分设施用地标准开展专题研究,初步编制形成《上海市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20...
中国建筑总能耗占社会能耗的20.7%,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潜力。绿色建筑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能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对气候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总体情况。对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标准、管理体系到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进行...
本报告首先构建了包含13项反映生态城市共性的核心指标和5项反映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状况的特色指标的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2010年中国绿色城市前100名城市”及其他一些城市的资源节约型城市综合指数和生态城市健康指数等进行了计算和排名,分别选择了2008~2011年各年份资源节约型城市综合指数前50名城市进行重点评...
本报告根据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含地级)城市2013年的资源节约型城市综合指数和生态城市健康指数等进行了计算和排名,对前100名城市进行了重点评价与分析。结合2008~2012年相关数据,对部分城市上述排名及单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水资源为例,阐述了近年来中国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中资源节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与潜在优势。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是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的政策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法规,必须体现三市具体情况,既要明确政策内容,也要明确政策主体;既要确定建设目标,也要突出建设重点;既要落实各自责任,也要三市协同行动,将节能、节水、节地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节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