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童发展、儿童贫困、儿童福利的概念内涵以及儿童贫困与儿童福利概念的区别。
本章以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为基本理论,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儿童权利的多维框架,构建儿童贫困测量的多维指标,测量儿童福利示范区贫困儿童的贫困维度及贫困程度,探究造成儿童贫困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儿童权利保护为切入点,简述了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介绍了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中国较有代表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机构2008~2009年的具体工作,并总结他们的经验,以期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儿童贫困表现在很多方面:较高的营养不良比例、儿童死亡率,因贫困而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严重的自卑心理等。儿童阶段的贫困削弱了其个人发展机会,使贫困产生代际转移,形成一种“贫困的陷阱”,进而使暂时性贫困转为长期性贫困。消除儿童贫困不仅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社会发展公平、公正的主要内容。
本文为儿童贫困与福祉的澳大利亚案例。
这项研究使用了多维儿童贫困的理论框架,根据儿童权利的各个方面,设计了儿童生存权、健康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维度。调查获得了7936名儿童的数据,大多数儿童的生存权利和得到父母照料的权利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还有约9%的孩子不能每天和家长一起吃至少一顿饭。少数儿童面对一些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如有5.44%的儿童没有上户口,这个比例在四川高达10...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