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金融信用     检索到  24445  条相关信息

金融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新编金融词汇》中,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活动或货币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一种经济关系。信用可以采用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所以信用也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两大类。按照信用也是一种商品或者货币的借贷行为的解释,我们可以将民间金融信用理解为一种与货币借贷...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由于信用文化具有制约经济主体行为、影响社会信用关系的形成,甚至具有影响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形成的巨大作用力,同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信用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报告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向着手全面推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即在继承传统诚信...

作者:胡晟盛 陈路漫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2011年以后,砂糖橘染上黄龙病,农民收入 “一落千丈” ,面对经济发展的重重困难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龙塘村利用自身发展机遇条件,打破纯农业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梏桎,相关人员从外出考察学习到商议规章制度,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最终龙塘村致力于打造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社,取名为“信用合作部”。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龙塘村信用合作部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开...

作者:杨冬冬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中国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产生极早。从广义信用担保制度来看,由国家法律构建的正式制度与由风俗习惯构建的非正式制度,是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正式制度发展不足,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非正式制度色彩更浓一些。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产权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运行环境是比较封闭的乡村熟人社会,乡绅保人、信誉机制是维护信用担保制度运作的关键。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本文为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于2005年6月1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金融法治2005》首发暨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讲话首先指出金融法制建设十分重要而紧迫,然后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法制建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指出金融法制建设中面临的三大挑战,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国际会计准则和塞班斯法案。这三项挑战,是金融机构经营者、监管者、立法者和学术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明康 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本文是碳货币本位的信用基础及信用体系构建探析,主要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二、碳货币属性及信用载体厘清;三、碳货币的信用供给体系设计;四、碳货币信用体系建构之壁垒。

作者:潘立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颁布与商业信用有关的法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信用立法等各种信用相关法律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因此,如何构建我国完善的信用立法体系,已成为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信...

作者:章政 刘萍萍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信用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房地产信用评级活动得到逐步推广。我国房地产业信用建设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形成了建立信用体系的基本共识,房地产信用信息平台开始局部运行,多样化的房地产信用产品开始出现,积极推进、引导房企开展信用培训,多途径推广普及社会公众查询服务。我国房地产业信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作者:邹琳华 李伟军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