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青海金融     检索到  25671  条相关信息

“十一五”期间,青海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抓住机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使青海经济平稳发展;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青海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服务质量提高,结构优化,赢利能力增强,金融机构总体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青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实现了“双赢”。本报告通过分析总结青海“十一五”期间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指出青海“十一五”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曹培慎 武昭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为实现青海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青海省金融业首先要做好支持保障。本报告依据青海省金融资产规模、金融机构数量、保险密度等指标对青海省金融规模以及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青海金融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睢博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青海农牧业基础薄弱,贫困范围较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在青海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具体举措。在推动青海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好金融的作用,站在战略的高度,金融业如何支持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林建华 韩涌泉 刘淑萍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2010年,基于促进金融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集聚青海和有效配置,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青藏高原金融繁荣区的顶层设计。从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建设青藏高原金融繁荣区既有外在的、客观存在的发展优势,也有内在的、长期形成的制约因素。2012年,青海金融业在困难局面下呈现了逆势上扬的良好发展态势,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主要金融指标高位...

作者:郑锋 韩涌泉 龚剑锋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近年来青海市场主体发展迅速,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支撑性作用。但总体上,市场主体总量少、规模小,非公经济占比较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青海加速培育市场主体,应重点从经济发展的方向、产业发展的节点、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培育市场主体;应引导和帮助企业在机制、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詹红岩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财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海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青海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偏低。着眼未来,需从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抑制房租过快上涨、加大物价调控力度...

作者:丁忠兵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加强青海藏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青海藏区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推动青海藏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维护青海藏区大局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关键。报告在系统分析青海藏区人才队伍现状、全面总结青海藏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客观认识青海藏区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海藏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作者: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报告

青海

青海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十四位。青海2004年没有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没有进入前十名的产品,排名最高的矿产品,全国第十九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名的有皮革及制品、电子器件、运输设备和矿产品。

作者: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