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种植蘑菇赚了一二十万,那几间旧瓦房拆了,盖了现在的楼房,真得感谢政府的扶贫啊!”在十来个中等规模的菇棚前,陶祝超充满着喜悦边说边将平菇、香菇、鸡腿菇、袖珍菇等品种分类装车,发往供应点市场。
“这仅仅是九龙村的一个典型,村里很多户村民通过不同的致富途径迅速脱贫致富,我们九龙村已经由原来的“难点村”一跃跨上全县富裕村行列。”九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郑云欣慰地介绍着。
寿县寿春镇九龙村是全县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在2007年由原九龙、路东、大隗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62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全村耕地面积5630亩,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结构单一,养殖业以农户零星饲养为主,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连日常工作经费都无法保证,制约了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村班子成员文化程度不高,平均年龄51岁,创新能力不够、战斗力不强。村级活动场所狭小,开一次党员大会都要借用附近的小学教室,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普遍存在农业用水难的问题。大部分村民组之间连接路线都是实实在在的由水和泥构成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九龙村的一年四季的真实写照。特别是临近瓦埠湖的路东片,16个村民组只有1000米石渣路,且连年失修无法行走,又因地处瓦埠湖边和灌渠末梢,非涝即旱,2000多亩土地常年处在灾害威胁之下,群众致富愿望迫切。信访矛盾突出,特别是在企业征地过程中,很难让群众和企业都满意,一度信访不断,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八个 “难点村”之一。
近年来,在寿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心和支持下,村“两委”痛定思痛,充分认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统揽村级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在村里没有党员活动室的情况下,借用附近学校教室,保证“三会一课”正常开展,不断提高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注重发展党员工作,共培养发展新党员6名,4名预备党员转正,并从能人大户及先进分子中发展了18名入党积极分子;实行“阳光村务”,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等进行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监督;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落到实处,积极做好妇女生殖保健、换发土地证、清渠灌溉、人口普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放农药、粮补等为民便民服务工作,做群众乐意做、群众需要做的事。村“两委”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村民自筹、集体经济收益、引进项目资金等方式,筹集57万元,先后兴修村组之间的道路,共修11公里水泥路、石渣路6千米,全村41个村民组绝大多数都通了水泥路,水渠清淤16000多米。路东电力排灌站,张圩、塘北、油坊组等临近瓦埠湖六个村民组至中心组1100米道路等项目也正在申报中。在居民点安装了15盏太阳能路灯,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他们紧紧抓住上级扶持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利用寿六路的区位优势,制定出工业富村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大力发展公共事业。认真谋划、广泛动员努力挖掘人脉资源招商引资,争取企业落户本村带动经济增长和群众就业。企业在入驻和建设过程中,村班子成员及时了解入园企业在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尽力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已有乐林钢构、创缘塑业、兄弟电子等3家企业成功落户该村并已投入生产,解决了3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乐林钢构已实现投资上亿元,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促进民族村经济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积极引导群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多方争取、引进项目资金10万元帮助农户扩大草莓、大棚蔬菜和蘑菇种植规模。当前,已发展优质食用菌33棚、草莓60亩、果树130亩。以选派资金参股的方式与绿康果树研究所合作,建成一处集研究、繁育、推广、培训、观光为一体的100亩优质苗木培育基地,把优质苗木的种植技术向周围传播,吸引周边100户农民从事优质苗木种植,形成“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特种养殖业,为养殖户做好服务,帮助扩大生产规模,经县扶贫协会引进波尔山羊种公羊,成功引导农户进行畜牧业品种改良。村民王多安养鸡场达到存栏2万只蛋鸡规模;李国海养猪场达到存栏200只规模。种养户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了周围农户共同致富。同时,每年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0元。作为新能源建设示范村,九龙村积极做好沼气推广促进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目前修建沼气池50口,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村集体研究后,村两委决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及时盘活集体经济,对属于村集体的土地、鱼塘、旧村部等闲置资产重新进行发包承租,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自2010年1月以来,对村20口计110亩鱼塘重新对外承包,每年承包费增加到4万元;原大隗村部成功对外出租,每年租金0.4万元;九龙轮窑厂的租赁费用,每年提高到3万元;绿康果树研究所每年租金提高到0.5万元。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村集体经济迅速增长,由原来的1、5万元增长到现在的7、5万元。这些增加的收入为村里正常工作开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村容村貌、人居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户们先后摆脱贫困并逐渐富裕起来,昂首步入全县富裕村行列。村各项工作位于寿春镇先进行列,村党总支先后被评为全县“创先争优”标兵和“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并被省民委授予“和谐民族村”称号。
内容时间:2011-08-0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