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政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紧抓实落细,全县各级各部门苦抓实干,多渠道发力,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实施“1+3+5”产业扶持工程,旅游、林果、畜牧、油菜、中药材、劳务等产业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一是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速度,突出建设“旅游强县”,以松鸣岩为主的生态游吸引数百万计的各地游客。2018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7亿元,两项指标增幅分别为17.22%和24.74%。
二是结合村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按照“围绕产业、一地一品、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协调中国银保监会、厦门集美区、省州县三级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9626万元,探索创新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四种模式建设扶贫车间,建设扶贫车间10个,吸纳就业5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71人,实实在在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脱贫有了底气,致富有了信心。2018年,全县脱贫1083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6%,下降了4.88个百分点,1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三是为了让村民搬得出、留得住、住得稳,同时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政县利用厦门市集美区援助的扶贫资金,在三坪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富民养殖小区,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三坪村还建设了总装机容量为344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每户群众带来一笔可观的资金收入。
通过“一户一策”帮扶计划、“1+3+5”产业扶持工程、扶贫车间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和措施的落地,贫困群众致富的决心将更大,奔小康的信心将更足。
内容时间: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