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学扶贫”行动甘肃行代表团来我县对接实施“工学扶贫”活动。
“工学扶贫”行动是在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的领导下,由西部高级职业培训学院整合多方资源进行的公益活动。通过救助西部及贫困地区特困生勤工俭学,完成学业,把因贫困而失去升学和就业机会的青少年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从而探索一条城乡联动、工学一体的教育扶贫新路子。“工学扶贫”行动是一种在贫困地区探索开展以工带学、以学促工的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工”,是指通过提供勤工岗位的企业,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安排学生适合的工作,并按约定的勤工补贴支付薪酬,并从每月勤工补贴中指出少量的求学学费;“学”,是指在勤工岗位工作的同时利用每周休息日的一天参加中央广播电视中专学校或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正规面授学习。初中毕业生经过两年中央广播电视中专学校教学,修满学分可获国家承认学历的中专文凭;通过西部学院的职业培训,经劳动主管部门认可的职业鉴定考核,可获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高中毕业生(含同等学历)经成人高考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两年,修满学分可获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通过西部学院的职业培训,经劳动主管部门认可的职业鉴定考核,可获国家承认的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工学扶贫”行动的支持单位同时为急需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直接推荐就业岗位。
“工学扶贫”行动在靖远县实施,把没有升入高中、中专、大学的农村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及社会有志青年送入正规院校面授学习,通过半工半读,取得国家承认的中专、大专文凭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此行动融文化下乡、教育招生、企业招工、慈善捐献、政府扶贫、城乡互动为一体,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解决我县贫困、特困生上学的公益活动,是促进靖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新举措。
内容时间: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