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靖远县认真分析春耕生产形势,积极安排部署,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抓农时、抢季节、早动手、快行动,全面扎实开展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工作。
一是扎实安排部署,牢牢把握春耕备耕工作主动权。召开了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对今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将特色农业发展、产业基地建设、13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9.9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等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乡镇,将春耕备耕工作任务靠实到了每一个乡镇、每一位干部,确保了今年春耕备耕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做好农资调配供应,保证春耕备耕生产需要。多措并举,及早组织调运储备春播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并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信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春耕生产物资供应。目前全县主要农资共调进3116万公斤,其中,种子107万公斤,农膜100万公斤,农药9万公斤,肥料2900万公斤。认真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安全检查人员60人(次)、车辆15辆(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农资市场,确保农用物资产品质量,有效保护了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是积极协调支农贷款,切实解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各帮扶单位和联扶干部从农用物资、生产器械、种植规划、技术资料等方面入手,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及早安排组织好支农贷款发放,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四是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县财政安排420万元特色农业发展扶持资金,加大对发展潜力大、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规模化养殖小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节水高效农业,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以枸杞、苹果、大枣、中药材、核桃为主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再上规模和水平。蔬菜产业方面,全年计划新改建日光温室5000亩,改扩建塑料大棚3500亩,新发展高原夏菜9500亩、地膜早熟洋芋6000亩、秋季复种蔬菜2.13万亩,工厂化集中育苗2000万株。畜禽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奶牛养殖、特种养殖和生态林下养殖,抓好佳新、泰丰、长兴等大型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场2家。林果产业方面,启动实施国家枸杞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发展枸杞1.3万亩。新发展核桃、文冠果、大枣等特色林果及中药材种植面积4.7万亩,新增旱地籽瓜1万亩、砂坝地富硒西瓜1万亩。
五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安排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春耕一线,下乡、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科技培训。充分利用冬闲时节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结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在全县范围内利用广播、电视、张贴宣传标语、黑板报、张挂横幅、印发农牧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开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等实用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活动。去冬今春,共抽调农业技术干部15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20场(次),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5万多份(册)。
六是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安排部署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做好小反刍兽疫情及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调运充裕的鸡、牛、羊、猪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根据畜禽饲养量发放到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免疫工作,确保了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重点对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运销摊点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目前共检测样品327个,质量合格率99.3%,其中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质量抽检合格率为100%。加强对定点屠宰场和肉品市场的监督检查,严禁无证和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对全县各大餐馆、肉食品部、畜禽交易市场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全面检疫、监督检查,杜绝了疫区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加工环节。
内容时间: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