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康县:“四个全域”发展多元产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08  编辑:陈亚丰

近年来,康县立足资源富集、全域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长久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转、农村电商等多元产业,有效调动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康县实际、顺应民意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全域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椒,区域优势、做精做优”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扶持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优势特色经济林果135.08万亩,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黑木耳、香菇、天麻等食用菌生产,实现了提升产业适宜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全域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发展乡村旅游,建成2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和69个旅游示范村,实施“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乡村宾馆7家,乡村旅游日接待能力5000多人。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2.9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01亿元,2260户8800名贫困人口依托旅游实现高质量脱贫,间接带动5176户增收致富。

全域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完善县乡村社四级物流体系,推行“网店+农户”“网店+企业”扶贫模式,建成1个县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21个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76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5个网货供应平台,发展电商企业38家、物流快递29家,开办网店1343家(贫困村238家),带动2.4万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全域发展劳务经济。根据贫困户不同增收方式,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努力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导致“脱不了贫”的问题,每年完成劳务技能培训7000多人次,输转富余劳动力6万多人,每年创收10亿多元。


内容时间:2018-09-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