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国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决策部署,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四清三增两拆一改”工作要求为统揽,坚持推行“12345”工作机制,精心打造了“312”国道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
1拆:拆除残垣断壁,消除视觉贫困。以旧房破屋、残垣断壁“清零行动”为抓手,组织镇村社干部,发动党员群众,逐村逐个全方位、无死角拆除残垣断壁、废弃房屋和养殖棚舍137处,有效消除了“视觉贫困”。
2清:清除陈年垃圾,清理绿色通道。一是动员村社干部、保洁员和公益岗全面清理陈年垃圾、畜禽粪污、门前三堆、河沟水渠和路边杂草1200余吨;二是对“312”国道沿线两侧绿化带进行全面清理整修,共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各类违章建筑43处,建成树阵田字格7.48万平方米,“312”国道沿线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3种:种花种树种菜,提升乡村颜值。鼓励村社干部和广大党员带头示范,动员家人、邻居、朋友积极行动起来,引导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花、种树、种菜,在“ 312”国道沿线补植补栽绿化苗木4700余株、草植绿化4200平方米,帮助群众树立爱护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形成人人关心爱护家园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共同打造“家里家外净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庭院环境美起来”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4建:改善基础条件,擦亮乡村底色。一是建厕所:坚持“小厕所、大民生”,新建“ 312”沿线卫生厕所103座,全镇户厕改造率占全镇常住户数的85%以上。二是建花坛:新建花坛63个、花园墙2000多米,栽植大花月季、百日草、格桑花等花卉1.7 万株,环境绿化美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建围墙:新建修补仿古墙600米、新建围墙350米、墙面增白4900平方米,有效改变了村庄“脏乱差”问题。四是建村牌:在沿线新建仿古式村牌5座,有效提升了村庄知名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5美:打造五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坚持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为统揽,聚力打造“五美”乡村。一是特色产业美。紧紧围绕牛果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蔬菜、鲜花种植、贵妃杏等具有安国特色的优势产业,新建日光温室130座,种植大棚玫瑰32亩、新植贵妃杏450亩,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生态环境美:在抓好环境整治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充分发动村社干部、公益性岗位和广大群众持续开展日常保洁,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三是乡村文化美:以安惠王墓遗址、东沟文化遗址、寺洼文化遗址为依托,深入挖掘各村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宿文化等优秀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不断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为乡村振兴增强文化底蕴。四是人文精神美:以油坊村乡村治理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其余各村不断加强乡村治理,破除成规陋习,制定村民公约,加强村民自治,努力打造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示范村,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五是群众生活美: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开展乡村治理,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群众的生活感、安全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内容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