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礼县上坪乡青林村,瓦蓝的天空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穿过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庄,一座座错落有致的白墙青瓦房屋已经竣工,河道景观、便民小桥建设如火如荼,村旁一片片大黄郁郁葱葱……
礼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为了找到造成群众贫困的根源,县委、县政府多次深入贫困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拜群众为师,问民生诉求,和群众一起查找贫穷落后的“症结”,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良方”,并把青林村作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和第一块试验田,高标准规划,精细化施工,依托气候优势发展中药材,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建成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新农村。
青林村的扶贫工作模式,为推动全县扶贫开发及开展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标杆。
随后,该县对所有的贫困村进行了分类,把全县的贫困村分为白河、大滩、崖城、洮坪四个片区,科学编制完成了4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确定了具体的扶贫项目和工作任务,明确了保障措施。
今年,该县首先启动实施了洮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实施青林、赵坝、菜地、店门、八房等近20个贫困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任务的30%。
一位扶贫干部形象地把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群众素质提升比作群众脱贫致富的“药引子”,把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做大做强优势种养业,大力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特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药方”。“只有两者同在,才能彻底根治贫困村贫穷的‘顽疾’。”
为发展特色产业,礼县因地制宜计划在四个贫困片区流转土地5万亩、林地3万亩,新发展经济林果6万亩,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1100亩,高接换优低产核桃20万株,发展蔬菜7万亩,新建大黄标准化基地3000亩,发展养殖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2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完成“两后生”培训1232人、技能培训5200人,每个乡镇培训100名农村创业就业致富带头人;创建贫困村电子商务网店13个,培训“两后生”和“大学生”电子商务人才300人;选择100个贫困村,建成“百村扶贫示范工程”。
如今,礼县扶贫攻坚工作已找准了“病因”,炮制了“良药”,相信只要按时按量“服药”,该县贫困村的群众和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的梦想将如期变为现实!
内容时间: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