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建言献策当助手 冲锋陷阵排头兵——记榆中县扶办主任王国福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2  编辑:王一涵

脱贫攻坚,我是战士;

不打胜仗,誓不罢休;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摆脱贫困,圆梦小康!

5 年前,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响起,榆中县就着力在念好 " 精准经 "、拿出 " 绣花功 "、打出 " 特色招 " 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了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让脱贫攻坚的每一步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幸福是什么?在贫困户眼里,幸福就是 " 两不愁 "" 三保障 ";是摘掉 " 穷帽子 ",挖掉 " 穷根子 ";是乡村振兴,共赴康庄大道。但做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办主任,王国福的心里面装的不仅仅是 " 纲 ",还有更多的 " 目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榆中县立足全县实际,紧盯 " 两不愁、三保障 " 问题短板,持续加大教育、健康、住房保障和安全饮水等方面的扶贫力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提高脱贫质量。

1973年9月出生的王国福是土生土长的榆中人,先后在县委宣传部、清水驿乡、银山乡工作,2016 年 5 月任榆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2016、2017、2019 年度分别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20 年 12 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 " 甘肃省先进工作者 " 称号。榆中县扶贫办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命名为 2019 年度 "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 当好脱贫攻坚 " 参谋员 "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王国福履职扶贫办主任后,对扶贫工作思路清晰,作风务实,积极在政策拼盘、规划制定、资金整合、措施细化、组织落实、考核验收等方面建言献策,提供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建议。突出政策先行,先后参与制定《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榆中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培养选拔干部实施办法 ( 试行 ) 》等一系列方案及措施办法,为全县有序推动脱贫攻坚进程奠定坚实基础。突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构建了书记县长盯全县,县级领导、部门、乡镇领导盯贫困村,帮扶干部、乡村干部盯贫困户的 " 网格化 " 力量布局。同时成立了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北山片区、南山片区、川东片区、川西片区 4 个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统筹协调、牵头负责承担片区内脱贫任务的全面落实。

· 当好脱贫攻坚 " 指导员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多年来,王国福带领扶贫行业一班人深入钻研业务,吃透扶贫政策,把握精准要义,工作中严格执行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脱贫退出标准和程序。对象识别突出 " 精准 "。按照 "12345" 识别程序,以 " 五看 "(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躺在床)为重点,全面了解贫困家庭人口、收入、住房、就学、健康等具体情况,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到村、精确到户、精细到人。动态管理突出 " 精细 "。不断强化贫困人口进出管理机制,对脱贫不实、不稳定,因病、因灾、因学、因残等新产生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有效防止返贫。因户施策突出 " 精心 "。按照 " 精准再精准,聚焦再聚焦 " 的要求,通过制定完善落实 " 一户一策 " 动态管理计划,实现了 " 大水漫灌 " 向 " 精准滴灌 " 的转变。资金投入突出 " 精确 "。2014 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25.4 亿元,全面实施扶贫重点项目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及基础设施条件,2019 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获得全省 " 优秀 " 等次。

· 当好脱贫攻坚 " 协调员 "

脱贫攻坚以来,王国福立足全县实际,因地制宜,在综合分析资源、区位、气候等优势和劣势,调研走访、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提出打造 " 智力、电商、光伏、旅游、生态 " 五大县域扶贫品牌思路的同时,与相关部门定期会商推动,使五大县域扶贫品牌全面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县订单式培训惠及职业农民 2.2 万人次,组织化输转劳动力 71 万人次,开发公益岗位 2556 个。普及 " 互联网 + 产品销售 " 扶贫方式,以农产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交易额 4.2 亿元。坚持 " 绿色、环保、可持续 " 的发展理念,2342 个光伏发电站撑起精准脱贫新兴产业。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补助 1.2 亿元,带动贫困户务工就业 818 人。10 个示范乡镇、20 个专业村、300 户标准化农家乐、20 家乡村旅游企业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整体解决农村就业近 10 万人。

· 当好脱贫攻坚 " 宣传员 "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为此,王国福在多次 " 请进来、走出去、蹲下去 " 中,和同事们一次次的在田间地头、会议桌前为贫困群众内心的 " 小病灶 " 会诊把脉,最终开出了三剂良方—— " 爱心扶贫 " 三大品牌。目前全县已建成建立 " 爱心超市 "131 家,通过 " 劳动积分 " 在 " 有劳有获 " 上加强宣传引导,1.2 万人次领取各类生活用品 1.3 万余件,告别了以往单纯捐款捐物的手段,搭建起了一个激励脱贫致富的平台,给群众一颗 " 安心丸 "。组建 " 工匠服务队 "" 青年志愿队 "" 妇女清洁队 " 等爱心志愿服务队伍 316 个 5000 余人,通过 " 爱心积分 " 在 " 扶贫助困 " 上加强宣传引导,改变贫困户精神和生活面貌,为鳏寡孤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智障等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生活照料、心理抚慰等方面的关爱,给群众一颗 " 暖心丸 "。成立 " 奉献爱心 ? 共筑大爱 " 爱心基金,募捐慈善爱心资金 1289 万元,有效解决国家基本诊疗制度保障之外家庭因病返贫问题,送给群众一颗 " 救心丸 "。

· 当好脱贫攻坚 " 服务员 "

" 群众利益无小事、帮扶工作无小事 ",王国福针对县扶贫办承担的驻村工作队管理职责,在加强一线督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了帮扶工作督查队,全面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勤考核、任务落实等日常工作,推动工作队管理监督常态化、规范化,为 114 个工作队履职尽责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累计捐款 2587 万元,捐物折资 4194 万元,扶持贫困大学生 2586 人,落实资金 242.6 万元,协调争取帮扶项目 2111 项,涉及资金 4.46 亿元,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全国台联定点帮扶主动对接,引进帮扶资金 970 余万元,援建 9 所希望小学 , 创建的 " 两岸同胞精准扶贫基地 "" 山海‘榆’共,有‘扶’同享 " 活动架起海峡两岸帮扶渠道。东西扶贫协作真情服务,引入援助资金 1.1 亿余元,推动总结的 " 榆中宁河以帮销高原夏菜为基点,打造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新模式 " 列入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培训班案例选编,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 2018 年、2019 年连续两年被评定为 " 好 " 的等次。

获奖感言

25 日上午,王国福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告诉记者," 此时此刻我内心无比激动,一是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感到激动;二是为能够参与其中见证奇迹感到激动;三也是为能够作为榆中县 " 扶贫人 " 的代表接受表彰感到激动!作为这个代表,这份有分量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对自己的鼓励,更是对自己的鞭策。"

王国福对记者说,自己将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大力弘扬 "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 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艰苦努力把巩固拓展要求细化到自身工作举措上、体现到自身精神状态上、落实到自身工作成效上,持之以恒保持定力耐力,立足自身岗位,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内容时间:2021-03-0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