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手拉手询问、心贴心交流,“把脉问诊”扶贫开发良策,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惠民生。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张家川县着力创新扶贫机制,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管齐下的扶贫格局,引导针对全县115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从“输 血”向“造血”转变,积极探索整合“五支队伍”聚集帮扶力量,破解“三大难题”融合帮扶内容,健全“六大机制”保障融合推进,把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双联行 动、劳务输转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抓手。2014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72.8元,比2011年增长1419.8元,增长 49.76%。三年累计全县减贫7.27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8.0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2.86%。
从2009年起,张家川人就意识到清真餐饮业能发家致富,也就是从那时起,该县对有意从事清真餐饮业的群众进行免费技能培训,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实施精准 扶贫战略,张家川县在以往乡镇、村组办培训班的基础上,整合人社、扶贫专项资金,在县职业中学建立“张家川伊香拉面师”培训基地,对广大清真餐饮从业人员 进行基地式培训。县劳务办主任马德告诉记者:“现在张家川的清真餐饮一年能挣8个亿,县政府把清真餐饮定位为发展经济的头号富民产业。”
“两人一头牛,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日子乐悠悠”。近10年来,张家川县扶贫开发大力扶持该县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 业,先后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250万元,在贫困村建畜牧养殖基地44个,引进良种牛近1.5万头,修建养牛暖棚近5400余座,项目户年人均牧业收入达 1400元,畜牧业已经成为张家川县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和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预计2015年年底,张家川县将通过稳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增加困难群众 的牧业收入,力争年内全县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81.88万头(匹、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68亿元,人均牧业收入达1050元。
内容时间:2015-10-30